您是本文的第1373位读者

四川绵阳:“机器人医生”巡检地下管网

    作者:王阳余

    地下管网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和生命线。在四川省绵阳市,这里的地下管网巡检不只“高大上”,还很“接地气”,特种机器人等设备齐“上阵”,快速诊断“城市病”,守护城市地下“生命线”。

    科技破解巡检难题

    受条件限制,早期的地下管网检测大多是工人下井寻找管道的病害。但井下环境复杂,遍布污水、淤泥,密闭的空间环境还易产生各类有毒气体,如果防护不到位,将严重威胁下井人员生命安全。同时,受管道管径限制,下井人员活动范围有限,无法进入地下管道更深处。管网和附属设施分布复杂,污水腐蚀后的地下管网老化严重,老城区的“地下经络”更是排查和修复工作的难点。

     而机器人的使用破解了这一难题。“相比人工作业,机器人更安全,受环境影响小、检测范围更广、数据更准确。”涪城区市政工程建设维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。

    为摸清地下管网的流向分布以及结构和功能性缺陷等病害数据,去年年底,花园、南河、高水、圣水、平政等片区的市政雨污水管网排查工作全面展开,预计今年6月全面完成。

    据了解,本次排查160条街道约400公里地下管网,由两个施工队分段实施、同时作业。排查结束后,将清楚掌握辖区地下管网的分布、流向等具体情况,了解地下管网的病害隐患,形成“体检”报告,为老城区城市规划建设、防汛、地下管网改造、海绵城市建设等提供有力数据支撑,保障群众出行安全。

   “机器人医生”上岗

    科技与智能的运用,让治理更科学,让城市更安全,也让城市建设和管理更显“科技范儿”。

    “好,快走到头了,线缆往后收一段。”近日,在涪城区高圣平和剑南片区管网排查及修复项目现场,技术人员按着手中平板电脑显示器上的前进键,一边观察管道检测机器人传回的管道内部实时情况,一边指挥控制机器人缆线的工友按需操作。

    这台机器人可不简单:一双螺旋形的“脚丫”帮助其在地下管道中进退自如;一对“火眼金睛”可360度旋转,头顶还配有探照灯,能够照亮管道内壁,精准发现“病灶”所在。

    据悉,在本轮涪城区地下管网“体检”中,首次大范围运用了全地形水陆机器人、QV(无线管道)潜望镜、管道检测机器人、无人机等设备并采用GPS(全球定位系统)全站仪对地下管网测绘,收集分析各种检测数据,进行管道内缺陷判定并出具检测报告。

    修复工作有的放矢

    对照检测报告,修复工作有的放矢,让“病灶”无所遁形。绵阳市对照“机器人医生”出具的检测报告,对地下管网进行精准治理。

    在涪城区南河东街,市政工人对照检测报告清除排水管网内的淤泥。市政工人先对水沟进行鼓风作业,排出井中有害气体,再佩戴好安全绳、防毒面具、安全帽等防护物品下井作业,根据检测报告显示的淤泥堵塞的位置、尺寸等信息,快速解决堵塞问题,保障城市安全。

    绵阳市将继续“对症下药”,根据地下管网巡检成果,科学制定改造计划。同时,结合老旧小区改造、城市道路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,积极推行城市照明设施、公厕、绿道、城市家具等智慧化升级改造,助力打造宜居生活环境。

信息来源:中国建设新闻网 时间:2024年01月19日

关闭窗口】